11月23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全市非遗保护传承与手造创新发展新闻发布会,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学祥;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蒲晓虹;莱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纪照宇;莱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莱阳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任于立宁介绍有关情况。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烟台手造仙手创造”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主要向大家发布我市非遗保护传承与手造创新发展的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本场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学祥先生;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蒲晓虹女士;莱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纪照宇先生;莱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莱阳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任于立宁女士。
非常高兴借着市政府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平台,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今年以来烟台的非遗工作情况。首先,我代表市文化和旅游局,向大家长期以来,对烟台文旅工作的关心关注与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烟台是非遗大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省级非遗68项、市级非遗228项,烟台剪纸还入选了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些宝贵非遗资源,有力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丰富了文旅优质供给,提升了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今年以来,全市文旅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展形象、育新人使命任务,围绕“三个坚持”,深化“三个抓牢”,取得了非遗保护传承的新成效。
一是深化机构改革,夯实工作保障。今年3月,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式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市非遗保护中心和各区市文旅部门也纷纷加强了非遗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全市15个区市全部在“三定方案”中明确了非遗工作职能,12个行政区文旅主管部门全部设立了非遗主管科室,一半以上行政区设立了非遗保护中心,总量和占比均走在了全省前列。
二是优化制度建设,增强政策动力。4月份,我们在全省各地市率先制定印发了两项非遗政策文件,即:《烟台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和《烟台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实施细则》,这是继去年市政府出台《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后,我市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又一制度创新,有效提升了全市非遗工作规范化水平。依照《认定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今年10月,我们完成了对市级非遗传承人的全覆盖评估,围绕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情况等6大项基础指标,和开展非遗整理研究活动等5小项提升指标,开展自查自评和抽查测评,对评估合格的传承人予以每人3000元传承补助,目前资金正在按程序下发中。我市是全省少数为市级传承人发放补贴的地市之一,虽然金额有限,但却极大提升了申报市级传承人的积极性,也有效保障了传承人的权益,帮助他们更好开展保护与传承工作。
三是强化评先树优,激发传承活力。上半年我们启动了第六批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选工作,从符合条件的99名参评人中,选出73位第六批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时,积极做好省级非遗传承人推荐工作,全市有16名传承人入选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至此,全市省球盟会yobo、市级传承人数量分别达到了58人和275人球盟会yobo,正“金字塔”传承人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
一是系统打造展示体系。打造提升“山东手造”烟台综合展示中心,今年2月份向社会免费开放,在广大新闻媒体朋友的持续关注和集中报道下,成为全市“网红”打卡点,并成功入选首批20个“沉浸城市故事会”国家级试点。同时,依托县级非遗保护中心,龙口市、莱阳市、牟平区、蓬莱区、栖霞市陆续建成开放手造综合展示体验中心,构建了区市联动的“1+N”非遗展示平台体系。
二是积极建设非遗工坊。我们主动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文化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系列部署,在2023年实现了市县两级“非遗工坊”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下大气力指导各级非遗工坊提质升级,推动各非遗工坊,向集生产加工、宣传展示、传承创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非遗产业化发展基地转型。近期公布的全省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名单中,烟台莱州利富草辫非遗工坊、福山大面非遗工坊成功上榜,目前全市的省级非遗工坊共4家,数量居全省前列。当前,我们正在开展着市级非遗工坊的评选,近期将会公布新一批的市级非遗工坊,借此机会,诚邀市民游客朋友们和媒体记者朋友们,走进非遗工坊,感受非遗、传播非遗。
三是持续探索非遗文创。一直以来,大家都比较关心非遗文创的问题。我们自觉站位推进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再挖掘”与“再创作”的高度,发挥市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主阵地作用,推进全市非遗文创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形成了一系列烟台特色文创产品。比如,今年6月30日,烟台作为全省三个地市之一,在香港举办了“八仙带你看烟台”非遗文创展览,在庆祝香港回归26周年庆祝活动中,球盟会首页彰显了烟台非遗文创的独特魅力。此外,我们也积极探索烟台非遗文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今年以来,先后与山东工艺美院、各驻烟高校等设计院所,杭州青壹坊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上海重溯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文创公司,进行了沟通对接,旨在建立高校+企业+传承人“三位一体”合作矩阵,明年我们将朝着这个方面继续努力,加快非遗文创开发新突破。
一是打响民俗牌。2月2日晚,我们在烟台山下启动了2023年元宵民俗文化灯会活动,活动以“游山海仙境 赏人间烟火”为主题,采取中心城区带动,区市联动,各文化街区、景区、场馆互动的新形式,拉开了全市全年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序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市民游客普遍反映,灯会让城市更亮了,非遗让年味更浓了。
二是吹响品牌号。今年我们进一步擦亮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烟台非遗生活节两项活动品牌。6月,我们走进毓璜顶公园,举办202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暨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活动,全市以市中心活动为主场、五区八项重点活动联动,集中开展非遗项目展演、非遗传习体验、保护成果展示、“非遗购物节”四大系列、200余项非遗展演宣传活动,全面展示全市上下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成果,让古老非遗绽放时代华彩。9月,我们在滨海广场成功举办了2023烟台非遗美食生活节活动,这是全市首次以美食为主题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活动设置美食体验、文创集市、非遗直播间等5大板块,推出了全市首个非遗数字形象代言人,先后组织60余家非遗文创和美食项目参加,吸引线万人次参与,带动文旅消费近百万元,精彩纷呈的特色主题活动向市民和游客们充分展示了烟台非遗的魅力。
三是奏响融合弦。今年我市优秀非遗项目高调高频亮相全市重大活动,以非遗为媒,推动文旅与商务、体育、农业、教育等行业融合发展。在“参”入烟台,拥“鲍”大海“2023山东夏日消费季”启动仪式上,主打非遗项目的烟台文旅展区精彩亮相,郑德雁市长通过央视的直播镜头,向全国人民介绍了烟台剪纸、古法黄金冶炼等非遗项目。在烟台马拉松的终点,50项非遗项目参与的“秋季黄河大集”活动,是推进文旅体融合的生动实践。此外,全市15家非遗企业、30家非遗项目分别参加了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和第四届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活动,吸引广大参赛博士后团队和农业客商驻足欣赏,购买留念。
烟台非遗保护传承和整个文旅工作,都离不开广大群众和各界媒体朋友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借此机会,再次向大家表示感谢。同时,也诚挚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助力非遗保护传承,支持烟台文旅发展。我们也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回馈大家的期盼与关注。
刚才发布人介绍了今年非遗工作取得了非常多的成效,请问明年的工作将围绕那些方面进行?谢谢。
2024年非遗工作将围绕“深融合、优展示、强服务、利长远”抓好四方面工作。
2.优展示。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和展示展演活动。线下,持续办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活动、2024烟台非遗生活节等主题活动。围绕庆祝中国加入联合国非遗公约20周年,创新举办剪纸邀请展、传统曲艺展演等活动,开展非遗进街区、校园等传习活动200场次以上,提升烟台非遗传播力感染力。线上,运用新媒体形式,打造“非遗+网络”传播模式,顺应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深度融合趋势,丰富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打造一批“网红”非遗传播账号,球盟会首页提升本地非遗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
3.强服务。做优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的服务管理工作。组织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培训班,积极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组织开展传承人评估调研工作,在及时下发保障资金的同时,了解传承人所需所想,为其解难事、办实事。
4.利长远。做好课题研究和数字化工作。课题研究方面,加大与山东工艺美院、鲁东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开展非遗项目系统研究,全年至少完成2个非遗类课题研究,积极申报省厅重点课题。数字化方面,做好全市非遗数字管理平台建设,用好非遗文创运营平台,加强与微城之家等网络平台合作,指导非遗传承人走进短视频平台,展示技艺、销售产品。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刚才发布人介绍了全市开展的工作情况,请问在县级层面,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又是怎么开展的呢?谢谢。
感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莱阳市积极探索非遗传承发展保护工作的好方法、新途径,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乡土,发展于传承,展示于舞台,回馈于群众。
一是积极对外推介。组织非遗传承人赴深圳、昆明等多地参加文旅推介会、非遗项目交流会等文化交流活动,助力莱阳非遗项目走出莱阳,进一步提升莱阳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中央电视台《家乡的年味儿》《你好生活》《中国农民丰收节歌会》《一起音乐吧》等节目录制,助力非遗在全国观众面前绽放风采。
二是加大展示力度。结合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文化节点,广泛开展非遗展演、传习体验活动、非遗大集展销、非遗进景区等系列展示活动,提升莱阳非遗文化知名度美誉度;打造微信公众号“非遗课堂”专栏,以传承人制作技艺为内容,以视频为形式,进行非遗线上展示,向大众普及非遗知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非遗、传承非遗、保护非遗。
三是注重非遗传承。定期组织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螳螂拳、豆面灯碗、花饽饽等非遗项目传习体验活动,定期开展非遗专题讲座、线下非遗课堂,向学生深入解析非遗项目历史脉络、核心技艺,展示非遗文化魅力,帮助青少年深入了解莱阳非遗故事,激发青少年兴趣,把非遗传承植根于青少年心中,助力非遗传承队伍建设。
四是探索“非遗+”模式。多渠道拓宽非遗项目发展空间,将非遗传承保护与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文旅融合等重点工作相结合,探索“非遗+产业”、“非遗+研学”、“非遗+教育”等多种融合发展模式,让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经济发展互相融合,激活非遗生命力,助力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记者提问:
2023年莱山区推出“匠心传艺”非遗品牌系列活动,依托莱山区文化馆公益免费开放课程的平台,将传统钩编艺术课、中国绳结艺术班、烟台剪纸(莱山剪纸)学堂、八卦掌学堂、非遗手工制作短期班、传统面食制作非遗学堂引入公益免费开放常态化课程中,截止到目前已举办非遗学堂48期。培训人次多达5000余人次。
一是积极走进高校,依托莱山区“大学城”的地理优势及文化氛围,扩大非遗传承力度,深入烟台大学、烟台理工学院、山东工商学院、滨州医学院等高校举办非遗体验活动,为大学生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深入社会,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经受锻炼、服务社会,加强校地共建。
二是本着非遗从娃娃抓起的理念,邀请非遗传承人,举办多样化、多形式的“为小”志愿服务活动,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非遗美育课堂,活动种类涵盖:云肩制作、礼仪文化、绳结编织、剪纸等。使广大青少年在感受非遗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三是开展品质社区非遗活动。为群众提供订单式服务,深入社区及村居,开展群众喜爱的传统美食制作、剪纸、中医针灸养生、绳结等活动,全年服务人数达500余人次。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烟台是非遗大市,这些宝贵的非遗资源,赋能了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希望各位记者朋友围绕今天发布的内容,充分发挥各自平台的传播优势,在重要版面、黄金时段、醒目位置,采取灵活多样的报道形式,宣传报道好我市非遗保护传承与手造创新发展的工作亮点和成效举措,为全市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感兴趣的问题,会后可以联系背景材料里提供给大家的联系人。
烟台黄渤海新区福莱山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开展燃气检查,守好群众安全“生命线 胶东在线
荣登全球顶刊!JCO重磅发表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治疗尿路上皮癌研究成果
烟台三站批发交易市场:奋斗以恒 心绘前程 构建烟台市内外贸一体化新高地
烟台市开展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宣讲暨“中国梦·新时代·新使命”系列第二轮百姓巡回宣讲
烟台公交客户端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Copyright © 2002-2023 球盟会(中国)体育平台-ios/安卓/手机版app下载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鲁ICP备190568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