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产教融合,全面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为积极落实国家、北京市关于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文件精神,联想集团与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于2016年开启校企合作,共建全国首个“联想工程师学院”,并于2019年立项北京市特色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联想集团阳光雨露“智能终端维修中心”和“智能家居服务方案研发中心”两个产业实体进驻昌职,在校内建设形成集人才培育、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产教融合平台。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联想进行了“端边云网智”产业布局,更进一步推动创新能力,打造“智改数转”智能制造生态链,与昌职信息技术专业群的专业优化调整高度契合。因此,联想和昌职全面升级校企合作项目,探索工程师学院“混合所有制”,创新实践“三融合五共同”的工程师学院建设模式,在人才培育、技术创新等方面产出高质量合作成果,共建了北京市云物大智技术应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校企协同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创新团队获批北京市教学创新团队,共同立项了北京市教学资源库、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项目。作为工程师学院的发源地,联想与昌职的校企合作模式辐射了全国上百所职业院校,打造了产教共同体的“北京模式”。
联想与昌职建立的联想工程师学院始终以区域产业发展为人才培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联想工程师学院升级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内容融合”;企业产业进驻学校,共建基地,共育人才,共享资源,共营项目,共管学院,实现企业与学校“主体融合”;对接生产,转化项目,输出人才,赋能产业,实现教学与生产“过程融合”。
在“三融合五共同”建设模式引领下,工程师学院结合联想集团“端边云网智”产业链中下游产业战略布局,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行业新技术、新方法、新业态和新模式,构建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包含大数据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信息技术服务专业群,联合互联网+行业龙头企业精准对接昌平区未来科技城、回天科创社区和小米智慧科技产业园,推动昌平区“产城教融合”发展理念的落地实施,为昌平区智慧城市发展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构建了良好的学院发展生态圈。
为更加充分发挥双主体育人作用和效果,联想集团和昌职双方领导高度关注工程师学院组织机构建设。构建了校企共同组成的决策层、管理层和运行层组织架构。企业和学校双方党委共商学院发展,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举旗定向作用,对于学院重大事项决策进行集体讨论研究。成立工程师学院理事会,由学校、企业各1名成员共同担任理事长;理事会成员分别由企业项目负责人、学校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职业教育专家、企业专家、行业协会代表组成,校企成员各占50%。工程师学院采取院长负责制,下设办公室、专业群建设委员会、技术创新中心、产业运营中心、人才培育中心、社会服务中心等部门,形成“专委会定向,四中心引领,办公室支撑”的有效运行机制,并进一步完善联想工程师学院章程,配套系列的管理制度,确保学院规范、有序运行。
依托联想工程师学院,校企协同成立联想未来班开展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将联想企业生产性项目、课程、技术及认证标准融入学校教学,共建校企深度混编师资团队开展分工协作式教学,突出真实工作场景、真实工作任务、真实工作过程、真实工作成果,构建“四真”育人环境。将专业技能和联想职业素养双线融合,贯穿学生“四阶”培养全过程,形成人才培养“职业启蒙-职业唤醒-职业养成-职业助行”和“岗位认知-岗位深入-岗位熟练-岗位综合”双路径。将“岗、课、赛、证”与教学理念、教学标准、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深度融合,逐步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创新“四真四阶四融”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此外,围绕联想集团“研产供销服”技术服务理念,工程师学院将专业群建在社区治理的服务链上,人才培养扎根昌平社区发展大地,选取智能家居、智慧社区管理、智慧政务等典型社区服务项目,将项目转化为典型生产性课程模块,拆解工作任务融入平台课程和共享课程模块,构建“生产性项目课程+服务链平台课程+人才链共享课程”于一体的“积木式”课程体系。以服务区域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校企深度合作成立大数据创新服务中心,组建学生、教师、企业工程师等组成的技术服务队,深度研究社区智慧治理解决方案,为社区提供了12345接诉即办平台开发运维、智能垃圾桶部署及数据处理等服务,通过在真实服务项目中学习实践,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智慧城市建设培养了智能网络运维、数据服务运营、城市大脑综合运维三类技能人才。
联想集团将企业5P文化、企业生产标准等融入工程师学院人才培育、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对实训基地进行一体化设计。结合云计算中心运维服务1+X证书、企业工程师认证、培训标准,对计算机网络实训室、大数据实训室进行升级;结合联想在校内真实运营的智能终端产品服务中心和智能家居研发实训中心,提升对外服务能力,形成了“基础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平台+研发服务中心”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应对产业升级,联想以“未来中心”理念为原型,与学校共同规划设计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成满足智能制造现场数据采集、工业互联网应用现场工程师培养,以及服务区域传统智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
工程师学院以打造“学习型、协作型、创新型”三型,具备“教育技术、教学艺术、教研学术”三术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引用联想集团内训师培养模型,校企双方共同建立工程师学院“引、培、用”师资队伍建设体系。以企业人员技术水平和项目管理能力为依据制定企业师资引进标准,企业人员担任产业导师和学徒导师,组建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团队。联想7名企业工程师入校担任产业导师和学徒导师,与学校10名专任教师共同组建“混编”的“双师型”团队,分成课程开发工作组、教学实施工作组和产业运营工作组,在校内共同办公,部分企业人员通过学校“三有课堂”认证,部分教师获得企业培训师认证。
围绕企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核心工艺探索协同创新,联想通过工程师学院平台承接区域服务技术任务,承担区域平台研发项目,共同申报专利qm球盟会app,为企业和学校提质增效提供智库服务。联想依托大量校企联盟平台资源,成立专家组,与昌职合作开发了5G移动前端技术应用,移动互联网开发,物联网场景设计等4个1+X证书标准qm球盟会app。此外,对接昌平区农业部门,联想为区域内的民宿提供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并将智能家居解决方案转化为实验教学教具,运用到联想3C智能终端服务门店以及中小学的课堂上,服务于产业和教学。通过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心,企业带领学校承担校园师生晨午晚检及洗澡购物预约软件开发项目、沙河镇12345诉办平台建设及运维项目、昌平区学前教育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产生的知识产权在行业产业内进行落地转化并继续研发,共获批软件著作权9个。
2016年联想与昌职合作以来,共培养了239名学生,学生100%进入联想及其生态企业,考取联想LCSE工程师认证通过率100%,156人考取X证书。学生获国家级、北京市级及行业技能大赛奖项18项,获北京市级和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奖项12项。
学校以联想工程师学院为引领,建立了7大专业群、16个工程师学院,孕育出5个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2个工程师学院和1个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打造了5个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开发模块化课程50门、新型活页式及工作手册式教材20本,立项精品课程8门,教学资源库5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学校共81名教师参与工程师学院项目,26人考取了企业认证培训师,“双师型”教师达到86.5%。
联想工程师学院助力联想集团成为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为企业在技能人才、员工培训、服务增值、合作网络、社会服务、对外输出企业品牌等方面得到广泛认可;校企协同完成500多人天员工定制化培训;校内联想产业部门获约350万元的收益;联想工程师学院建设模式成功辐射至全国百余所中高职院校;面向社区居民、农民等开展技术支持和社会培训共计3000余人天;开发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双语国际课程2门,国际培训100余人天。
持续八年的深度校企合作,联想与昌职形成了“三融合五共同”工程师学院建设模式,打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立足“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科教融汇”,创新工程师学院的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激发办学活力。更深刻地认识到,产教融合除了满足校企双方的人才培养功能之外,亟需加强整体团队的项目运营能力、对外培训能力等,满足企业实际生产、社会服务等功能。
企业拥有对市场需求敏锐把握的信息资源、对前沿技术持续探索的技术资源、把技术转化成产品的研发能力资源、长期积淀形成的企业文化资源;职业院校具有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优势、办学场地的空间资源优势、把产业需求转化成教育标准的能力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人才优势。校企双方通过基地共建、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优势互补,各类要素资源可以被共同体中的主体共同使用,在体制上保证了深度融合。
职业院校立足区域的特定产业转型需求,以产业链为依据建立链式专业群;与行企业共建产教共同体,搭建真实生产经营和人才培养培训创新平台;依托平台,承接产业服务需求项目,对外开展科技服务和社会培训服务;依靠校企团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教材和教法,使产业标准进课程、生产方式进课堂、绩效考核进评价,最终实现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学校与企业的融合、教学与生产的融合。
首先,建立“企业员工—教师—学生”的联结。企业员工和教师共同组成双师团队,真正实现双主体育人、校企联合育人、老师师傅共同育人,有效地将校企“双方协作”变成共同体的“内部事务”。
其次,建立“企业订单—教学项目—教学产品—市场商品”的联结。把企业订单引进课堂转化为教学项目,把教学产品转化成市场商品推向市场,通过师生参与生产经营,实现产业运营与课程开发同步,与人才培养同步,与产品输出同步,实现了校企共同利益。
再次,建立“政府—产业—企业—学校”的联结。通过校企携手,共同为区域产业转型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持,从而获得政府的认可和支持,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实现了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的教育与产业的同频共振,最终形成命运共同体。(图文 联想集团)
Copyright © 2002-2023 球盟会(中国)体育平台-ios/安卓/手机版app下载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鲁ICP备19056873号-1